2017年12月23日至24日,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7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暨福建省传播学会2017年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年会会议主题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学科体系与学术共同体构建”,本分论坛的主题是:新媒体传播。
网状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
澳门威斯泥人app马凓老师试图从时空社会学入手去探究传播模式进化过程,提出文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平行传播”、“垂直传播”、“立体传播”、“网状传播”四大基本传播结构形态,它们展现出差异化的人与人、人与时空、人与信息的关系状态。
接着,马老师解析了网状传播的来源与传播力,指出网状传播的“宇宙式”传播效力是对传播模式乃至文化结构、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关键所在。“在互联网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是“弱关系”。因为弱关系带来的是信息的传递。不同背景属性的个体在交流中产生的信息,是原本在同质化的“强关系”圈里无法获取的。弱关系的短暂性和灵活性,也让关系空间处于永恒的流动之中,并且以网状方式呈现。”
最后,马老师指出网络空间治理的关键在于改变垂直式治理模式,通过人与人间关系空间的共享生产,形成网络命运共同体。
以“微信小程序”为例——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挑战
澳门威斯泥人app研究生陶文冲从产值链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微信小程序在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具体表现,阐述新的产值链的驱动因素来源于技术、场景经济、关系经济以及场景与关系的融合。他还进一步指出,微信小程序面临着从技术应用到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包括关系经济的局限、场景与关系融合的瓶颈、平台与用户的共生与“失联”以及平台间的博弈与竞合。
互文性视角下游戏《三国杀》的传播策略分析
华侨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梵锦试图在互文性视角下,观测《三国杀》的游戏内涵,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三国杀》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和采用的传播策略。
她认为许多玩家之所以迷恋《三国杀》这种建立在三国历史背景下的游戏,并成为游戏的忠实粉丝,正是因为它的游戏内涵是基于三国历史而衍生出来的。同时,游戏的火爆也带动受众去反观历史,思索历史,并以自己的方式充分平等自由地与游戏创作者对话。游戏创作者的线上营销和线下推广也离不开《三国杀》中与三国历史相互照应的互文部分。
文化符号学视野下的媒介事件研究
澳门威斯泥人app研究生余烨钒通过对媒介事件和新媒介事件概念的梳理,使用了戴扬界定媒介事件概念以及他针对媒介事件的内部演变所提出的“新媒介事件”概念。她还在文化研究范畴上对问题加以分析,以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学为方法论来分析仪式化传播下的传统媒介事件到新媒介事件的演变。
她强调新媒介事件不只是新媒介作为一种技术介入的后果,更是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介入传播的过程,从而引爆了仪式化传播在社会文化层面的颠覆与变革。她认为依托于媒介事件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也不能再固守在传统仪式化传播的规律中,而应随着新媒介符号的介入,在民族巩固即文化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民主诉诸之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
网络新词的产生语境与自我更新机制
澳门威斯泥人app研究生任林洁选取了《咬文嚼字》杂志在九年来所评选的十大网络新词为研究对象,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网络新词的产生渠道由民间向官方倾斜;其次互联网+时代下的科技新词崭露头角,正能量新词频现,显示出网络新词在情感色彩上中性化趋势明显;再次,网络新词的使用上,由注重客观符号的表征作用向情感意义的重构上转变。
最后她对网络新词自我更新的特点、崛起动因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规范性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网络新词的崛起有利于丰富草根群体的意见表达,消弭话语隔阂促进社会团结,网络上正在逐渐形成完整独立的话语体系。
“奥地利学派”与人工智能新闻产品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邹悦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从财货属性与价值(主要是主观价值论)、市场体系和角色以及所有权三个方面,来对最近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经济学属性进行分析。这一方面再次检验奥地利学派理论在面对新事物时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加深我们对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理解。“人工智能目前更多的还只是作为一门技术去与各个传统领域相结合,而我们已经逐渐感受到了它的强大威力。而它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完成更多整合和重建的工作。
互联网+文化创意融合打造创意城镇
武夷学院乔巧老师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了新的发展特征,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也是必要的。互联网技术能够使信息资源融入文化创意的各个环节,更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发扩大市场规模,与其它产业形态交织互融。另一方面,文化创意资源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各个不同的行业之间相互流动,围绕文化创意生成不同的形式,实现跨行业融合,放大文化创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