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应邀来校讲学,于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G103会议室以“文学经典的多重对话与传播”为题作“传媒大讲堂”第九十一讲学术讲座。校教务处副处长欧阳光明老师、新传学院陈庆妃老师、黄文虎老师、张燕萍老师、汪梦菲老师及澳门威斯泥人app2023级研究生参加讲座,本期讲座由澳门威斯泥人app副院长朱丹红主持。
讲座伊始,刘勇教授以探讨“满陇桂雨,为何独杭城桂子为人称道?”为话题导入,指出“一切走到深处皆是文学”。随后,他指出当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人们容易被各式各样、杂七杂八的阅读物牵扯,就更影响我们进入真正的阅读。刘勇教授认为唯有读经典才是最有效的阅读,经典决定个人的品味、高度与生命价值。
围绕着“为什么要读经典”的话题,刘勇教授提出“所谓经典,便是不读还是经典”,对此他引述了《战争与和平》《创业史》中的两个佳句,强调“文学是否成为经典并非由读者的喜好决定”。
“读经典,读的是什么?”刘勇教授认为:“读经典,读的是人生经典”。刘勇教授以俄罗斯谚语“读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来的”与大家共勉。他认为这句话在中国也同样适用:读不读《红楼梦》和鲁迅也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来的。刘勇教授举《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与我国知名学者叶嘉莹的例子,指出人们只有走进经典,透过经典看到那段岁月,方能提升阅历,知道人世的不易与痛苦。刘教授强调,所有人的智慧与深刻,都是一本本书读出来的:鲁迅之所以能坐上现代文学第一把交椅,与其藏书万册密切相关;香奈儿的老佛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知名设计师,也与老佛爷的藏书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息息相关。
刘勇教授提到,“五四”是20世纪的精神符号,而现代文学是一个古今中外交叉的特殊点,这三十年群星璀璨、令人艳羡。我们的时代呼唤伟人,而伟人又怎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产生伟人的时代条件是极为苛刻的。当年的“五四”先驱,如胡适、刘半农、鲁迅……他们便是“没有光亮,就自己举着火把照亮黑暗”之人。而此类“五四文人”,他们拥有四个共通的品格:一是最注重创新,同时又最注重传承;二是最强调立本,同时又最强调开放;三是最渴求自由,同时又最勇于承担责任;四是最深刻批判社会,同时又最无情地解剖自己。这四个品格可以概括为五四那代人同时具有的三个头衔:一是新文学作家,二是国学大师,三是外国文学翻译家。
讲座最后,朱丹红副院长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并再次对刘勇教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