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十年寒窗苦泛舟,终得梅花扑鼻香。”在这菊花绽放、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代表澳门威斯泥人app,向各位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祝贺你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的愿望,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欢迎你们以新闻理想作风帆,以报效祖国为己任,加入到澳门威斯泥人app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人生梦想炫彩飞扬!
与各位新同学一样,我也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新兵。两个月前,我刚刚转换跑道,告别打拼了近三十年的电视媒体,跨界来到咱们学院,并将履职四年,相当同学们读个本科;所以,我们之间,既是师生,又为学友。你我都面临同样课题,都要认真思考:这四年怎样度过?
首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生活、新的开始 。
跨入大学校园,既是基础教育的延续,也是重塑精神风貌、展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时机。
先贤教诲: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言在理,寓意高深。无论对你,对我,对学业,对工作,我们都应牢记、信守。学业固然重要,知识也可以通过学习较快掌握;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品德、毅力,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却是需要长期不断学习、历练与积累,方可练就。于是,借着校园新生活的开始,建议我们暂且将之前的成绩归零,努力改掉以往我们自己知晓、却又羞于让别人指出的缺点,把往日那些苦涩与困惑拉黑;轻装上阵,一切重新开始。
然后,我们来说说“苦学”与“善学”话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治学名言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是的,刻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责任,是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曾几何时,我们的先贤前辈、热血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群众等,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振兴中华、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那股热潮,那般激情,至今想起,仍心潮难已。又曾几何时,我们似乎听到了诸如“国家强大了,不需要太刻苦”、“学习无所谓,何必太用功”等言辞;以及倡导“懒人学习捷径”、“开心学习方法”等所谓“良方”;这些论调甚嚣尘上,有试图贬低、抹杀学习之刻苦精神之嫌。于是乎,马云愤懑不平,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稿中对着青年学生问道:“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振聋发聩之问,如“当头棒喝”,着实给力;但点醒了多少执迷的年轻学生,尚未得知。
同学们,大家将要迈入的是澳门威斯泥人app,将来会有不少人从事的是新闻报道与大众传播工作,想象一下,当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需要我们赶往事故现场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大家能否挺直腰板站出来,践行一把“年轻就要醒着拼”之豪情?早些年某杂志曾报道过一位媒体同行,她是一档在社会上影响力很大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女制片人,因为节目编播,责任重大,在她担任了六年制片人期间,从未休息过一天;当杂志记者采访她问及,如果有一天休息下来她会怎样时,她笑着回答,一定不适应,立刻会病倒。同学们,在这位女制片人笑答中,或许你能感受到媒体人视“吃苦”为“天经地义”、以“受累”当“家常便饭”的那种乐观与情怀。大家以后也会有机会到媒体工作,当你们每天扛着“长枪短炮”,带着小跑往返穿梭于新闻采编、制作、播出等生产流水线上;当你们下午时分就想去趟洗手间,可非得忙到晚间10点多钟节目交播后才能脱身前往;当你们在台风肆虐、空难事件发生时,你追赶着台风、或被台风追赶,冒着恶劣天气飞往空难现场做连线报道……;体验、了解这一些,你也许就会真正明白:媒体人能吃苦,敢搏命,非虚言。有道是;“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其实,学习功课也一样,刻苦钻研,或是懈怠应付;善于思考,还是盲目跟风;你付出几多,赚取几分。在这份“双边协议”中,没有讨价还价之余地;有一首闽南语歌曲《吃苦就是吃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苦学”的同时,大家还应该发挥“善学”方法,思考如何远离低质量的刻苦与勤奋。所谓“善学善思,方能善学善成。”培根在他的《论学问》一文中写到: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现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科专业也愈发细分,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有选择性地吸纳知识养分,可以多听听老师的建议,并规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毕竟,信息社会,内容多了,渠道也多;但同时,泥沙俱下,平庸与精华并存。所以,有时做做“减法”,或许反而会产生“加法”效应。
当今时代,发展为要。对“善学”的认识,还可以从社会需求层面来思考。当下,全球化媒介市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媒体以其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低成本全球传播、互动性强等优势,强势来袭,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充分意识到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作用的重要性,全媒体融合式发展也已成为整个媒体业态谋求发展的共识及必然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新媒体、或是传统媒体市场,更加注重从业者具备大数据、全媒体等交叉性学科素养的“全科人才”。这就给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提出新的课题。
多年来,新传学院一直坚持“道器并重,知行合一”的办学定位,较好把握研究型、专业型、应用型等多方面人才培养之关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注重培养专业基础、实践能力、新媒体素养俱佳的“全媒型”人才;学院在海外地区开展特色办学、实训活动,成果显著;师生们的各类作品在许多全国性大学生创意、影像、广告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当然,传媒领域的变革性发展,也给学院今后的工作带来新的思考;即如何在原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认真研究、探索应对市场需求的学科建设、工作方法与教学方式;加强、拓展“产、学、研”一体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与海内、外主流媒体、教学、传媒机构开展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等。以此,创建教学品牌,进一步推动学院整体事业发展。
最后,同为初来乍到之新人,分享些许对新环境的观察与认知,供大家参考。
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种美好境界与追求;这一古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之规律;“读书”是一种掌握知识的方法与过程,但仅靠用“读书”掌握来的知识服务社会,肯定受局限,因为它缺乏直接、感性地体察社会。“行路”,指的是实践。多一份生活体验与实践过程,多一些现场调查、成败得失切身感受等,自然不错;但是,如果只强调“行路”,而忽视“读书”,那么这路“行”的也会是“步履维艰”,在现代社会,更是“寸步难行”。由此,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均经历了勤奋读书、开启智慧之门和艰苦环境磨炼意志(即“读书”、“行路”)的双重考验。所以,在四年学业进程中,建议同学们把握好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基础专业理论学科时,要注意知识面过于“窄化”或过于“泛化”之误区;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训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在应对实战教学项目时,要善待挫折,平衡心态;另外,善于发现和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因为这也许是你将来步入社会职场的“敲门砖”与“防身器”;当然,别人的长处也不能忽视,要兼收并蓄;正所谓“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大学新生,经验有限;当发现学科兴趣与天赋之间发生矛盾时,建议同学们寻找一下天赋和兴趣的共同点;或分析各自成因,内心思量孰重孰轻,再做判断、选择。其实,学校社团组织众多,各类学科讲座十分丰富,无论是天赋还是兴趣方面,大家都可以找到挥洒自己才情的天地。
考进大学,个别新同学或许觉得今后人生道路一马平川。新鲜感一过,或迷恋网络游戏,撞钟度日;或井蛙窥天,不思进取;其实,人生路漫长,世事尚难料;保持一份良好的习惯与状态对待学业,无论是对学校、对家庭,或对自己,都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学院师生来自境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方法与处世方式,需要经常相互沟通、交流。学院楼层两边修饰一新的敞开式“沙龙一角”,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好场所;同学们探讨课题、企划项目、创意方案等等也可在此“头脑风暴”。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建议大家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看看有没有与你志趣相投、性格开朗的同学。同窗四载,真诚相待,他们不仅可以让你痛苦减半,快乐倍增;而且这份缘份也许可以绵延久远,甚至成为受益终生的好朋友。
同学们,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我们将拥有更加广博的知识财富;历经四载风雨磨练,我们也将变得更加成熟与稳健。是的,人生就像是疾驶的时代列车,总要在各站点装上些什么,卸下些什么;那么,在华侨大学,在澳门威斯泥人app这个人生站点,我们应该装上些什么,又该卸下些什么呢?
最后,祝愿亲爱的同学们在华侨大学新传学院度过快乐而又充实的四年,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曾峰
2018年9月